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第一节 电气工程
(一)关键工序节点做法
一、明、暗及吊顶内配管基本要求:
1、暗配的电线管路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墙或混凝土内的管子,离表面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5mm,敷设于多尘,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及管口连接处应做密封处理。
2、埋入地下的电线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保护管。
3、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4、明配电线管应横平竖直,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金属管盒应做好保护地线的连接。
钢管明配中间管卡最大距离
钢管名称 |
钢 管 直 径 (mm) |
|||
15~20 | 25~32 | 40~50 | 65~100 | |
厚钢管距转弯中点、首末端 | 1500 | 2000 | 2500 | 3500 |
150~300 |
跨接地线规格表(mm) 钢管弯曲半径要求
管 径 |
圆 钢 |
配 管 条 件 |
弯曲半径R与管外径口之比 |
15~25 | Ф5 | 明配时 | 6 |
32~40 | Ф6 | 明配只有1个弯时 | 4 |
50~65 | Ф10 | 暗配时 | 6 |
≥70 | Ф8×2 | 埋设予墙、地下或楼板内 | 10 |
5、当保护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且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管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管长度每超过20m,有一个弯曲。管长度每超过15m有二个弯曲,管长度每超过8m,有三个弯曲。
6、钢管与电气设备、器具间的电线保护管宜采用金属软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软管的长度不宜大于2m,金属软管应可靠接地,且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与设备连接的钢管管口高出地面的距离宜大于200mm。
……
详情请下载附件:综合楼给排水及暖通综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