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况简介
×××××新光路南延线下穿×××铁路隧道桥工程,位于新光路二环路口至三环路区域,下穿框架起于新光路紫荆东路口,止于站南片区A线道路。框架共分A.B两条线,本次比选范围是0+467至0+540,他包括A框架、B框架、C框架、D框架的施工。
框架标准断面为2-9.26m框架地道,中隔墙厚度0.7m,边墙厚度0.9m,顶板厚度0.85m,底板厚度0.9m,整个框架处于线路的曲线地段,框架采用折线布置,为适应线路的走向,各框架的垂直净空不一致,框架桥共分为A.B.C.D.E五节框架,本方案比选只包括A.B.C.D四节框架的施工。
主要技术标准
荷载标准:公路:城-A级,铁路:中-活载;
地道路面横坡:1.5%;
计算行车速度:地道内40Km/h;
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
结构防火等级为一级;
抗渗等级不低于S8;;
地道净高:快车道5m;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设计特征周期0.35S;
框架结构设计概况
框架采用双幅分离式矩形框架,A框架为异型框架,由中隔墙变化在处理变化段;B框架为穿越铁路而设,框架中线与成昆铁路中线斜交,交角为84°12′36″;C框架为异型框架;D框架为标准斜交框架段。框架桥除B段框架采用预制顶进外,其余的框架段全部采用现浇法施工。
水文地质情况
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
路段沿线所处地貌单元为成都平原沱江水系一级阶地,沿线地面较平坦,呈西高东低之势。成都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多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9.0℃,极端最低气温5.9℃;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47.00mm,最大日降水量为195.2mm.
地层岩性
根据勘察资料,路线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Q4md)、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地层沿线主要由耕植土、杂天突、中液限粘土、中液限粉土、细砂土、卵石土组成。
水文地质
地表水
路段沿线多为待建空地,地表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并通过蒸发、地表径流等方式排泄,消散较快。
地下水
工程区主要为孔隙潜水,(丰水期6~9月份)水位埋深较浅。
……
详情请下载附件:下穿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责任编辑: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