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后浇带的处理
(1)后浇带是为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等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
(2)后浇带通常根据设计要求留设,并保留一段时间(若设计无要求,则至少保留28d)后再浇筑,将结构连成整体。
(3)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并保持至少15d的湿润养护。
28、混凝土的养护类型、规定
(1)分为: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两大类。自然养护又可分:覆盖浇水养护、薄膜布养护和养生液养护等。
(2)混凝土养护的有关规定:
①应在混凝土终凝前,开始自然养护(通常为浇筑完毕后8~12h内)。
②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对掺用缓凝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③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等。
29、砌筑砂浆对原材料的要求
(1)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宜大于32.5级;水泥混合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42.5级。
(2)砂:宜用中砂,其中毛石砌体宜用粗砂。
(3)石灰膏:生石灰熟化时,应用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磨细生石灰粉的熟化时间不少于2d。消石灰粉不得直接使用于砌筑砂浆中。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