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自由倾落的高度不超过2m;
竖向结构(墙、柱等)浇筑混凝土前,底部应先填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当浇筑高度超过3 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串筒下落;
梁和板的混凝土应同时浇筑,较大尺寸的梁(梁的高度大于lm)、拱和类似的结构,可单独浇筑。
梁和板宜同时浇筑混凝土,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单向板宜沿着板的长边方向浇筑;拱和高度大于l m时的梁结构,可单独浇筑混凝土。
2.施工缝
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2)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柱:宜留置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梁和吊车梁牛腿、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2)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高超过1m),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3)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4)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
(5)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6)双向受力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穹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刚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3)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
3.后浇带的设置和处理
后浇带通常根据设计要求留设,并保留一段时间(若设计无要求,则至少保留28d)后再浇筑,将结构连成整体。
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并保持至少15d的湿润养护。后浇带接缝处按施工缝的要求处理。
4.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