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技术
一、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
一般呈黄色或黄褐色,粉土含量常占60%以上,含有大量的碳酸盐、硫酸盐等可溶盐类,天然孔隙比在1左右,肉眼可见大孔隙。在自重压力或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共同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下沉。具有湿陷性和易溶蚀、易冲刷、各向异性等工程特性,导致黄土地区的路基易产生多种问题及病害。
二、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湿陷性黄土地基应采取拦截、排除地表水的措施,防止地表水下渗,减少地基地层湿陷下沉。其地下排水构造物与地面排水沟渠必须采取防渗措施。
若地基土层有强湿陷性或较高的压缩性,且容许承载力低于路堤自重力时,应考虑地基在路堤自重和活载作用下所产生的压缩下沉。除采用防止地表水下渗的措施外,可根据湿陷性黄土工程特性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采取换填土、重锤夯实、强夯法、预浸法、挤密法、化学加固法等措施对地基进行处理。
三、地基陷穴处理方法
对现有的陷穴、暗穴,可以采用灌砂、灌浆、开挖回填等措施,开挖的方法可以采用导洞、竖井和明挖等。
典型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原地基处理中,如果原地基原状土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应大于或等于( )cm.(04考题)
A.30 B.50 C.80 D.100
答案:A
2、下列路段中,不宜在雨季进行路基施工的是( )。(04考题)
A.碎砾石路段 B.路堑弃方路段 C.膨胀土路段 D.丘陵区砂类土路段
答案:C
3、某二级公路,其中一段路堤通过湖塘一角,长度51m,该路段地基软土厚度0.5m左右,用( )进行软土处理较为合理。(04考题)
A.排水砂垫层 B.抛石挤淤 C.土工织物铺垫 D.反压护道
答案:B
4、某坚石路堑紧邻一座高压线铁塔,其最佳开挖方法是( ).(09考点)
A.薄层钻爆开挖 B,带松土器的重型推土机破碎开挖
C.分层钻爆开挖 D.静态破碎开挖
答案:D
5.某路基换填施工,换填深度为2m,地下水位为地面以下1.8~2.0m,含水层以下为非透水层。为降低和拦截地下水,在换填边界处宜设置( ).
A 渗井 B.急流槽 C 蒸发池 D.填石渗沟
答案:D
解析:B C属于排除地面水的设施;当路线经过地形平坦,地面水或浅层地下水无法排除影响地基稳定,而下面又有透水土层时,可设置像竖井或吸水井一样的渗井。
(二)多项选择题
1、山岭地区的雨期路基施工一般应选择在( )地段进行。(06考点)
A.砂类土 B.岩石 C.碎石 D.重黏土 E.膨胀土
答案:A B C
2、用于公路路基的土质填料,应通过取样试验确定填料的( )。(07考点)
A、最小强度 B、级配 C、抗弯拉强度
D、最大粒径 E、最大CBR值
答案:A D
3.某二级公路K9+550-K9+600段的路基右侧有一滑坡体,施工单位采取了下列滑坡防治措施,其中正确的有( )(09考点)
A.整平滑坡表面的积水坑,并封堵裂缝
B.在滑坡体以外修筑环形截水沟
C.在滑坡体上部堆放砂袋
D.修筑抗滑桩进行支挡
E:截断并排出滑坡体下部的地下水
答案:A B D E
解析:对于滑坡体的治理,主要是采取排水、减重、打桩或修挡墙等措施处理。
(三)案例分析题
案例1 背景资料(09考点)
某高速公路N合同段段路基工程施工,工期18个月,其中K23+200-K32+200路段以填方为主,合同段附近地表土主要是高液限黏土(液限值在38-49之间),在较远地带分布有膨胀土、沼泽土、盐渍土、有机土、粉土、砂性土等。出于控制造价的考虑,业主要求就地取材。为此,施工单位针对高液限土填筑路堤做了试验路段,以确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松铺厚度等指标.
场地清理完毕后,对路基横断面进行测量放样,动力触探,并绘制出横断面图,提交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后开始填筑路基。
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试验路段提供的数据指导施工,经过2个月的填筑,发现按试验路段数据控制施工,施工周期K(每层的填筑周期超过5d,在雨期,填筑周期达到15d以上),无法满足工期要求.业主在了解情况后,书面要求监理工程师指示施工单位在半个月后变更路堤填料.经过现场考查并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和设计单位确认后,选择了粉土与砂性上两种路堤填料,施工单位随即组织施工.在路堤施工中,采用一层粉土,一层砂性土,交错分层水平填筑,每层压实厚度22cm左右;碾压时,采用纵向分行进行,直线段由中间向两边,曲线段由外侧向内侧的方式进行碾压。
由于变更后取用的路堤填料需增加较长运距,而在合同中没有该变更的价格,整个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向业主提出了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
问题
1、根据背景中所列土壤类型,哪些不得用于填筑路堤?哪些须经处理后才能用于填筑路堤?
参考答案:
1、沼泽土、有机土不得用于填筑路堤;高液限黏土、膨胀土、盐渍土须经处理后才能用于填筑路堤。(与现行规范不符,按现行教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