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点归纳(10)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1/8/5 14:24:00 阅读:316
聚划算

  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

  在确定了项目施工成本计划之后,必须定期地进行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当实际值偏离计划值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适当的纠偏措施,以确保施工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其步骤如下:

  比较:按照某种确定的方式将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逐项进行比较,以发现施工成本是否已超支。

  分析: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偏差的严重性及偏差产生的原因。这一步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其主要目的在于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或避免相同原因的再次发生或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预测:根据项目实施情况估算整个项目完成时的施工成本。预测的目的在于为决策提供支持。

  纠偏:当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成本出现了偏差,应当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偏差分析和预测的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期达到使施工成本偏差尽可能小的目的。纠偏是施工成本控制中最具实质性的一步。只有通过纠偏,才能最终达到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

  检查:它是指对工程的进展进行跟踪和检查,及时了解工程进展状况以及纠偏措施

  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

  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很多,这里着重介绍偏差分析法。

  (1)偏差的概念

  在施工成本控制中,把施工成本的实际值与计划值的差异叫做施工成本偏差,即:

  施工成本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施工成本-已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

  式中已完工程实际施工成本=已完工程量×实际单位成本

  已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已完工程量×计划单位成本

  结果为正表示施工成本超支,结果为负表示施工成本节约,但是,必须特别指出,进度偏差对施工成本偏差分析的结果有重要影响,如果不加考虑就不能正确反映施工成本偏差的实际情况。如:某一阶段的施工成本超支,可能是由于进度超前导致的,也可能由于物价上涨导致。所以,必须引入进度偏差的概念。

  进度偏差(Ⅰ)=已完工程实际时间-已完工程计划时间

  为了与施工成本偏差联系起来,进度偏差也可表示为:

  进度偏差(Ⅱ)=拟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已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

  所谓拟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是指根据进度计划安排在某一确定时间内所应完成的工程内容的计划施工成本,即:

  拟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拟完工程量(计划工程量)×计划单位成本

  (2)偏差分析的方法

  偏差分析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横道图法、表格法和曲线法。

  1)横道图法

  用横道图法进行施工成本偏差分析,是用不同的横道标识已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拟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和已完工程实际施工成本,横道的长度与其金额成正比例。横道图法具有形象、直观、一目了然等优点,它能够准确表达出施工成本的绝对偏差,而且能一眼感受到偏差的严重性,但这种方法反映的信息量少,一般在项目的较高管理层应用。

  2)表格法

  表格法是进行偏差分析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将项目编号、名称、各施工成本参数以及施工成本偏差数综合归纳入一张表格中,并且直接在表格中进行比较。由于各偏差参数都在表中列出,使得施工成本管理者能够综合地了解并处理这些数据。

  用表格法进行偏差分析具有如下优点:

  灵活、适用性强,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表格,进行增减项;

  信息量大。可以反映偏差分析所需的资料,从而有利于施工成本控制人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控制;

  表格处理可惜助于计算机,从而节约大量数据处理所需的人力,并大大提高速度。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关于易利-项目管理-产品中心-联系我们-帮助中心-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