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进入国际建筑市场以来,我们一直在按架子队的模式在开展工作。由于在国外施工,很多制约项目的发展因素,为了节约成本不可能从国内招大批的劳务人员(差旅费、劳务费高),我们的具体做法,根据工程特点分别在国内招收所需工种:木工 混凝土工 架子工 泥瓦工 钢筋工电焊工修理工等,这些人员一专多能,所都是在项目部的人员按照人力资源部门出具的劳务用工推荐表推荐的,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这样能杜绝不合格的劳务人员混进来,很好的保证了劳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一是抓好制度落实,规范架子队的管理机构,组建队伍的同时对架子队的管理进行规范,逐步形成了架子队建设制度保障体系;二是抓好现场培训,提高架子队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各工种负责人负责招收当地人员的培训工作;三是落实组织机构,组建稳定的架子队框架。不断加大控制力度,基本实现了管理层与作业层的有机衔接。
1号、8号公路工程项目
由世界银行投资我们施工的所在国,国道1号公路工程(即3标段),从迈因蒂拉努(MAINTIRANO)向东至穆拉费鲁贝(MORONFENOB),全长157.27公里;8号公路工程(即4标段)从迈因蒂拉努(MAINTIRANO)向西南至安察卢瓦(ANTSAVOLA),全长118.868公里。合同工期为 2005年5月8日至2007年8月31日。
主要设计工程数量为:修复土路面及附属工程,修复沥青路面25公里;大桥3座,其中贝雷桥1座,长122米,混凝土桥2座,长170延米,小桥6座,共80延米;涵洞污工盖板涵597座,共计4377延米,钢筋混凝土箱涵28座,共计142 延米;新建过水路面369延米。
34号公路工程项目
由非洲发展银行投资我们施工的所在国34号公路项目中标合同主要工程量有:挖方23.9万m3,借方57.5万m3,移挖作填7.8万m3,碎石基层17.5万m3,选料32.6万m3,沥青路面112km,新建箱桥2座,12座桥梁维修,新建箱涵78座,旧涵防护175座,石砌排水沟、石笼等圬工量3万m3等。
我们分别成立了路基队、桥梁队、路面队、防护队,队长都是长期在施工一线,有丰富经验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担任,架子队管理本着“管理有效、监控有力、运作高效”的原则组建,架子队设置专职队长、技术主管、安全质量员、工班长,且均由正式职工担任。各岗位人员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同时还要由具备相应的组织能力和丰富的施工实践经验,思想觉悟高、品德优良、热爱企业的人员担任架子队主要成员。
架子队按照施工组织统筹安排劳务作业任务,统一集中管理,听从指挥,服从安排,班组作业人员在领工员和工班长的带领下进行作业,确保每个工序和作业面有领工员、技术员、安全员跟班作业;技术负责人就工程作业工序和施工环节向领工员和工班长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交接人双方签字存档备查。领工员、工班长在实施作业前对班组作业人员进行施工作业安全交底,交接人双方签字存档备查。项目部留存劳务人员编册登记及身份证复印件,并编册工资发放表,建立台帐,未签劳动合同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劳务作业活动。
机构和职责
一、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架子队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副经理)
组 员:***(工程部 部长 )
***(安全质量部 部长)
***(计划部 部长)
***(后勤保障部 部长)
***(实验室 主任)
架子队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部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架子队管理和组织领导工作。
二、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组织制订架子队管理方针、目标,督促架子队管理体系。
2.建立架子队管理责任制,检查、考核架子队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
3.审定有关的架子队管理办法。
4.定期组织架子队管理检查,组织架子队管理专题会议,研究、协调架子队管理工作。
三、安质部主要职责
项目部安质部是架子队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架子队管理的日常工作,对项目的架子队施工管理负有监督、检查及管理责任。
1.负责编写架子队管理制度和办法。
2.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机构架子队管理体系,落实各项架子队管理制度。
3.对架子队检查。监督、检查项目部架子队管理制度和保证体制的运转执行情况。
4.制订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并按考核标准严格组织考核,确保架子队工作的有效实施。
项目部根据施工作业的内容,明确项目部架子队管理具体负责人,并明确其职责,落实责任。项目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架子队的推进、落实工作。对项目的架子队管理负有监督、检查及管理责任,项目部要建立架子队管理信息平台,信息档案管理。不定期组织开展架子队检查,完善架子队管理办法,推进现场管理规范化,使本工程范围内架子队管理得到落实,一旦发现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情况,采取会议批评责令有关负责人立即整顿。
制度建设
项目部根据局集团国际工程公司的有关规定,按照“安全、质量、工期、投资、环境保护和科技创新”六位一体建设管理要求,围绕“全面管理、落实责任、现场受控”的目标,全面落实架子队管理责任制。按照“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施工专业化、工班自控化、行为市场化”的五化目标,开展架子队制度建设工作,制订架子队管理制度和办法、完善架子队管理体系,落实架子队管理责任制。规范管理、明确职权,切实加强对架子队的管理,全面提高架子队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项目部架子队建设的五大类管理制度
一、架子队管理制度
包括制订架子队管理制度和办法,建立完善的架子队管理体系;建立主要负责人员岗位责任和任职条件等管理制度;建立人员补缺制度,主要负责人员如有调整,应按要求及时补齐到位。
二、内部管理制度
包括制订会议、考勤考核、卫生管理、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内业资料管理等办法。
三、上岗管理制度
1.岗前专业培训制度
对劳务作业人员进行岗前专业培训,培训合格后可上岗,培训情况记录在教育培训档案中。
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劳务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劳务作业人员不得上岗。
3.持证上岗制度从事技术工种的上岗前必须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并按规定对上岗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4.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从事地下作业、高空作业、爆破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在现场施工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四、安全制度
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措施,明确各级人员安全职责。
2.班前安全活动制度
每天必须进行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记录,发现问题及早解决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3.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技术负责人就施工作业工序和环节向领工员和工班长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书面技术交底资料要归类存档备查。施工作业前,领工员和工班长对工班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安全。
4.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书面告知制度
应当向劳务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5.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架子队安全员必须坚持每日巡回检查制度,检查应当目的明确、内容具体,记录完整,确保起到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促进作用。当发现安全隐患和违反文明施工规定的不文明行为和施工方法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要求工班整改,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整改措施,并及时做好复查,尽量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
6.安全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安全考核体系,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五、质量制度
1.质量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措施,明确各级人员质量管理职责。
2.技术交底制度
施工作业前,领工员、工班长向工班和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要交到作业层,要签字确认;关键工序施工时,技术人员必须跟班作业;技术资料归档备查。
3.过程检验制度
按现行验收标准和施工规范,作好各道工序的过程检验。对隐蔽工程,质检工程师先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报现场监理验收,现场监理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工班之间、上下道工序之间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做好检查记录并经质检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质量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质量考核体系,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项目部责任
一、严格执行公司规定,围绕架子队管理目标,及时调查核实施工、监理等单位反馈的设计未考虑或考虑不周而客观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防范措施。
二、项目部是架子队组织管理责任主体,对架子队的建设和管理负直接责任。
三、项目部必须设置架子队管理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过程控制,建立完善架子队管理体系,建立完善架子队管理制度,落实架子队管理责任。
四、必须对施工的关键岗位、关键工种执行严格的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技术工种上岗前必须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五、架子队队长、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任职。
六、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责。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指导、监督和检查。
七、对施工工程质量负责。由专职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八、负责对进入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劳务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后上岗。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九、施工前,技术负责人员应就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工班、劳务作业人员作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十、做好架子队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保证资料真实、完整。
人员配备
架子队主要人员基本配置:按照“管理有效,监控有力,运作高效”的原则,按照“1152 ”基本要求配置,即配备一个专职队长和一个技术负责人;设置质检、安全、防护、驻站联络五大关键人员;必须具备工班长和技术员等主要人员。架子队主要人员岗位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架子队主要人员基本要求:架子队的队长、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安全员、防护员、驻站联络员、工班长、技术员等主要人员由项目部正式职工担任,具有相应的作业技能,经过岗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工班长、技术员同时具备相应的组织能力和丰富的施工实践经验。人员数量满足施工现场生产管理、各施工环节和过程不间断监督的需要。
架子队的队长、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安全员、驻站联络员、防护员、工班长、技术员等主要人员一般不得调整,确需调整的,新配备的人员必须符合相应岗位任职条件,人员调整情况及时报公司项目部核备。
架子队可根据实际,在满足工程建设要求下,按照“以专业培育为导向,综合能力提高为保障”,下设专业工班或综合工班。
施工现场所有劳务人员纳入架子队统一管理,由架子队按照施工组织统筹安排施工作业任务。工班劳务作业人员在工班长和技术员的带领下进行作业,每个工序和作业面有领工员、技术员、安全员和质量员跟班作业,确保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通过架子队的建设并付诸于实施,取得了很好的管理主动性和经济效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施工项目现场劳动用工越来越广大,采用新型劳动用工管理模式,是一种经实践证明较好的施工生产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管理模式施工有利于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工期等目标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施工企业强化对作业层的管理和控制;有利于提高职工技术水平;有利于培养职工管理能力。在当前国家积极推动施工企业走出去的大环境下,架子队管理模式组织施工能够充分利用社会劳动资源,确保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有效运行,建立并推行架子队管理模式组织施工是非常可行和并应积极推广的。
(作者:刘万法 来源:项目管理者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