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现场管理还须迈过多少坎?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1/10/8 14:33:00 阅读:1346
聚划算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推广,极大地带动了我国城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这为施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建筑市场异常活跃:一方面,我国施工企业的社会贡献率以及拉动国民经济的作用愈加凸现;另一方面,我国建筑企业的总体结构数量以及多数企业综合经济实力指标都创造了不少奇迹,但同时,也有不少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濒临破产,有的甚至被淘汰出局。纵观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就其中的原因而言也许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建筑企业现场管理不科学或者是现场管理所存在着种种弊端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是因为企业能否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能否拥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能否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最关键的就在于这个企业本身项目工地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企业必须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不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这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1、施工现场管理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重点推行的工程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管理就是组织好施工生产,是施工企业在一定时间空间等约束条件下对劳动、设备机具、建筑材料等有限资源进行动态管理和优化组合,原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第15号令,这对于促进施工现场管理规范化,提高施工管理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施工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搞工程项目施工,其工作主要体现在施工现场管理上。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施工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经营状况。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激烈竞争的市场角逐中,又决定着施工企业在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能力。
    3、施工现场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可靠保证。任何一项工程的开工建设,都期望有一个优良的工程质量,工程质量的优劣又关系到国家对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把质量问题提到政治的高度来对待。所有的建筑企业必须把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当作本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优良的工程质量必然来源于高素质的施工企业和和先进的施工现场管理。例如,近几年来,济南四建集团公司对现场施工管理高度重视,他们实行的是所有在建的工程项目部的名字都是以负责工地的项目经理的名字命名的,把工程质量与项目经理负责人的个人业绩、项目部的经济效益考核指标、职务的晋升等相挂钩,极大地增强了项目经理的现场管理意识。目前,济南四建公司现已成为山东省惟一的一家连续6年荣获国家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的市级优秀建筑企业。
    4、施工现场管理是安全施工的有力手段、安全生产是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只有把安全生产工作搞好了,才能保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所有的施工企业都必须把安全生产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一方面,要认真贯彻和落实我国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把握好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关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意识。另一方面,要确保施工现场安全设施的资金投入。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落实各种管理制度,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确保建设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5、施工现场管理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建筑企业追求的关键目标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施工现场管理是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环境,只有不断加强施工现场各种材料、物资和设备的管理和合理利用,通过各个方面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才能保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6、施工现场管理是提高建筑企业外部形象的重要标志。建筑企业的外部形象是决定企业发展和壮大的重要前提,企业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营造良好的生产管理秩序,加大施工机械设备和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建筑企业必须紧紧抓住施工现场管理这个环节,作为企业树立社会外部形象的重要条件,不断地扩大社会影响,增加社会知名度,使之在市场竞争的激烈角逐中站稳脚跟,赢得市场的青睐。
    7、抓好施工现场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客观需要。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所有工作都必须有一个新的起点。建筑企业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施工现场管理要树立明确的管理目标,以便企业广大干部职工能够高起点、严要求和高效率的工作,逐步地由现阶段的管理向更高阶段迈进,由当前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向良好的装备和先进的施工工艺发展,使劳动生产率有一个质的飞跃。
    8、现场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基础。考核建筑企业的第一系统目标,即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标的落脚点也都是在施工现场。建筑企业应严格执行施工行业系列标准,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现场管理上,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是事故隐患多发地段,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加强工程操作的系统性推行。另外,在施工现场的改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工期的拖延或赶工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安全和成本,因此应切实提高合同履行率,确保建筑企业信誉和经济效益的实现。
    二、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建筑企业认为工程施工就是抓工程质量,认为管理施工现场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因而就忽视了施工现场的各种管理工作、安全生产抓的不紧,文明施工无人过问,导致了整个施工现场管理松弛,施工现场管理混乱、“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人员伤亡、塌陷事故屡有发生,各种问题层出不断,严重地影响着工程项目施工的正常进行,阻碍了建筑企业的发展。
    2、对施工现场管理不力。有的建筑企业至今未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度,仍然沿用过去旧的一套工程施工的管理模式,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人员、材料、工期、安全、质量分体管理,削弱了现场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致使工程管理混乱,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差,致使施工现场就是各种工地废弃物、嗓声等的“发源地”。
    3、施工组织设计得不到良好的执行。有的工程项目忽视了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施工的指导作用。根本不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组织施工,而是盲目乱干,有个别工程甚至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致使整个施工现场摆放杂乱无序,工程施工安排混乱。
    4、施工安全得不到保证。有的施工项目不注重安全管理工作,安全设施投入不足,安全生产制度松弛,致使安全隐患和事故经常出现,严重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
    三、搞好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筑企业领导必须提高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认识,从思想教育入手,狠抓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提高职工的管理意识,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紧紧围绕施工现场管理开展各项工作,向施工现场管理开展各项工作,向施工现场要质量、要效益。推行定期检查和抽查制度,落实施工现场管理责任制,重视施工现场管理规律和管理经验的研究和总结,推动施工现场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
    2、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确保施工现场管理的正确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是施工管理制度的一项改革措施。项目经理是整个项目施工过程的具体组织者和指挥者,对整个工程项目负责,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工程管理能力、全面落实施工现场管理措施的可靠保证。必须重视项目经理的选拔和使用,把那些懂专业技术、有施工管理经验、有一定政治素质、年富力强的同志派到第一线,担当起项目经理的培养的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丰富他们的知识和协调管理能力,加强工程项目部班子建设。
    3、严格科学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是抓好施工现场管理的关键环节。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现场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必须紧密结合施工现场实际,采取科学有效地方法,认真加以研究和编制,对整个工程的现场布置、人员安排、特别是秋、夏季节的季风性时期的人员安排都要认真考虑周到,对施工进度计划表、平面布置图等要经过严谨的计算和合理的安排,对控制施工周期、工程质量与安全体系都要有详尽的安排,并且要留有余地。施工组织设计经建设单位领导批准后,就要认真遵照执行。
    4、紧紧抓住安全生产这个主要环节,不断促进安全施工迈上新台阶。由于施工现场是个动态的多工种立体作业,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机的流动性,形成了人、机、料的动态集中,安全隐患的时有发生。施工现场应着手控制好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落实安全管理决策和目标,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的,这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因此,安全施工应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保障体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重点加强施工现场用电、脚手架和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推行标准用电设备,实行全封闭的施工现场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使所有施工人员都要学会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安全要领。
    5、统筹兼顾,全面管理,使施工现场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这是施工现场抓好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建筑工程在全部施工过程中,每个部分项目工程的质量随时受到操作者、施工技术、原材料、施工环境等影响。工程质量往往会因某个因素而出现问题。所以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能最低限度的减少不合格工程的出现,这是达到工程建设预定质量目标的有力保证。首先要消除工程质量通病和不合格建筑产品,坚持走“质量兴业,科教兴企”的路子。其次要做到事后检查与事前控制相结合,以事先控制为主,与施工班组紧密配合,督促其做到不合格材料及构配件不使用,未经培训人员不上岗,无质量保证措施不施工,重要环节,关键部位严格把关,把可能发生的隐患排除在发生之前。
    6、坚持施工现场验收标准,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是永远的课题,质量能反映出一个企业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关系到行业乃至一个国家的整体竞争能力,特别是量多面广的住宅工程质量更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必须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7、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施工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影响环境的污染物的产生,杜绝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要建立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对废水、废物、粉尘、噪声、有害气体的管理,要采取措施,将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8、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以法管理施工现场。建设主管部门要建立定期的抽查制度,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对于那些不按照现场管理规定施工的,应采取果断措施,督促其现场管理步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实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指导下,建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施工任务不足、“僧多粥少”的局面加剧,建筑企业将面临着更多挑战。另外,我国建筑企业自身综合素质相对来说比较差,主要表现在资金实力不雄厚、融资能力差、自身综合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比较落后、核心竞争力不强等方面。作为建筑企业必须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实际,寻求企业质的突破。应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认真地抓好每一项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提高其项目施工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企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真正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而为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结构优化升级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山东省建筑管理局  姜继兴)

关于易利-项目管理-产品中心-联系我们-帮助中心-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