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索赔系列问题研究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1/9/15 14:21:00 阅读:1129
聚划算
    摘   要:通过分析我国工程索赔意识薄弱的主客观表现,探究造成我国索赔管理落后现状的主客观根源,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而提出提高我国索赔管理水平。改善我国索赔现状的具体措施,首先加强索赔意识。其次,加强合同管理,加强计划管理,加强成本管理,加强信息管理。再次,提高经营管理队伍的素质,是解决我国索赔人才缺乏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施工索赔;索赔现状;索赔对策;索赔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建筑市场逐步与国际接轨。施工索赔在中国的缘起,是建筑业市场化的产物,是与国际接轨的产物。然而目前市场化程度不够,施工索赔还不是建筑行业的通行做法。在施工索赔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业发展。如何完善我国施工索赔是建筑企业的重要课题。
    1、工程索赔的概述
    1.1工程索赔的概念
    工程索赔通常是指在工程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合同当事人一方因为非自身的责任或对方不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合同而受到经济损失或权利损害时,通过一定的合法程序向对方提出经济或时间补偿的要求。业主向承包商的索赔容易实现,因为业主在向承包商索赔中处于主动地位,可以直接从应付给承包商的工程款中扣抵,也可以从履约保证金中扣款以补偿损失。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施工索赔主要指承包商向业主的索赔。
    1.2工程索赔的起因
    为了取得经济补偿或工期延长的要求,施工索赔通常由承包商向业主提出。索赔管理是提高承包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生存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更好的执行索赔程序,就必须加强了解合同,认真分析索赔的基础和原因。通常引起索赔的起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2.1 风险引起的索赔。一般包括合同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等,如物价暴涨、自然条件的变化、施工现场条件复杂、各种法律法规的变化、涉外项目的货币汇兑风险等等。
    1.2.2 工程量变化引起的索赔。实际施工时,完成的工程量往往与设计工程量有出入,根据规定,当合同价变更增减超过15%时,允许对有效合同价进行调整,引起合同价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工程量的变化,由于这些工程量变化引起原定工期的变化,从而引起工期延长或赶工,引起索赔。
    1.2.3 施工条件变化引起的索赔。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新的变化,由于天气、水文、地质、停水停电等因素影响,都将造成工程的工期延长或延误。从而引起施工索赔。
    1.2.4 其它原因引起的索赔。业主违约未按规定及时提供施工场地,不按时交付施工图纸、设备和支付工程款,导致承包商施工队伍未能及时进场施工,业主为经济效益采用赶工措施加速施工,或承包商资金周转困难,影响工程进度或者业主不正当终止工程等,引起索赔。
    2、 工程项目中索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一个完善成熟的建筑市场而言,工程索赔是一种极为正常的现象,作为一种承包商保护自身利益,弥补工程损失,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而且有效的手段。
    2.1 施工企业不懂索赔。长期以来施工企业缺乏法制观念和合同意识,认识不到自己的权力,加上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不够,不懂得利用索赔来补偿自己遭受的损失。
    2.2 施工企业不敢索赔。施工企业不敢索赔表面上原因是施工企业缺乏对索赔的正确认识,怕字当头,怕得罪建设单位、怕影响后续工程的承包。不敢索赔的根本原因,一个是施工企业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并不是十全十美,怕建设单位据此提出反索赔,从而影响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施工企业不会索赔。施工企业管理落后,不熟悉工程索赔的程序和方法,企业基础工作不健全,缺乏索赔所必需的有关资料、数据和记录等。也因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不够,没有充分理解索赔的时效性的特点,而使得几乎到手的利益白白浪费。
    2.4 索赔成本高。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人员素质是做好索赔工作的基础,这是一笔长期投资,对于某一项目而言,索赔成本高在于:首先要认真履行合同,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等都应符合有关规定,避免反索赔,其次,即使是索赔依据齐全,费用谈判和审批的道路也是漫长的,再加上部分实权人员的素质问题和行业的潜规则,索赔成本不高也难。基于这个原因,施工单位对潜在的索赔事项先要进行测算分析,其中大部分费用小或是赢利不大的索赔都不申报。
    2.5建设单位不支持索赔。现在的建筑市场是卖方市场,买方竞争加剧的同时,建设单位常常设定有利于自己的合同条件来规避或转移索赔风险,同时还为反索赔提供条件。建设单位也有投资总额和建设工期的考核指标,避免索赔也是建设单位的日常功课。
    3、 索赔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加强索赔管理
    3.1.1加强合同管理。合同文件是索赔的依据,索赔是合同管理的继续。签订一个有利的合同是索赔成功的前提,索赔在合同上进行,处理索赔时,合同条款作为理由和根据,合同有利,无论进行索赔和反索赔都能得心应手,有理有据;合同不利,往往被动挨打,索赔难以成功。
    3.1.2加强计划管理。通过施工计划和实际施工状态对比分析发现索赔机会。而工期索赔值的计算是由工程总的计划和实际的施工网络关键线路分析得到的,因此加强计划管理有利于施工索赔。
    3.1.3加强成本管理。索赔值是以合同报价为计算基础是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差,实际成本必须以工程成本核算资料为依据。
    3.1.4 加强文档管理。索赔需要完整准确的证据,证据作为索赔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索赔的成败,证据不足或没有证据以及证据提供不及时等,索赔都难以成功。
    3.2 提高经营管理队伍的索质。加强自身管理,做好自己的工作,尽量自己不犯错误,不要给对方以可乘之机,这才是施工企业在合同风险应对中积极的态度。应该承认,碰到蛮不讲理、诚信度差的业主,施工企业常常一筹莫展。但是,如果遇到好的业主呢?如果因为自己没做好,而失去了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机会,那就后悔莫及了。
    4、 施工索赔建议
    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索赔方面又有很多缺陷亟待改进,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建筑市场的繁荣贡献点滴:
    1)在分包合同的签订和实施过程中,总承包商承担着大量的技术、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如果在具体工作中发生疏漏,给分承包商造成影响,则很可能产生被索赔。
    2)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期延误是很常见的,产生的原因也非常复杂,因此工期延误的责任归属和责任定量化对于索赔非常重要。
    3)双方共同延误工期的索赔是工期索赔中的难点问题,共同责任分担成了双方争议的焦点,给工程索赔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基于未确知理论建立双方共同延误工期索赔模型,并通过信息嫡确立指标的分类权重,明显优于过去常用的AHP于确定权重的主观判断力法,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索赔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它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承包商在项目管理工作实践中,应根据工程的具体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索赔策略并能在工程的特定阶段灵活地调整;同时,要有意识地进行索赔技巧总结,以达到提高维护自身利益能力、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目的因此,施工企业应当重视索赔,强化索赔管理,建立健全索赔管理台账,及时详细地记录合同工期内发生的每笔索赔事件,工程完工时形成一册完整的台账,作为竣工验收资料的组成部分;提高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的索赔意识克服只注重索赔意向的提出,不重视索赔过程中证据的收集和及时做出索赔报告的坏习惯;加强学习,努力掌握索赔的原则、方法、技巧,减少和防止因工作失误、疏忽而发生反索赔的机会,维护企业利益,确保索赔的成功和合同的正常履行。
    
    (作者:佚名 来源:项目管理者联盟)

关于易利-项目管理-产品中心-联系我们-帮助中心-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