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考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6/5/25 8:25:00 阅读:1025
聚划算
    信息革命给建筑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九五”以来,我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较快,信息网络建设开始起步,信息技术应用得到推广。目前,我国建筑业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利用的渠道和网络。信息化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世界发达国家建筑行业信息化起步较早,信息技术的行业应用已较为成熟。相对来说,我国建筑业作为劳动密集、粗放经营的行业,长期以来管理和技术手段都相对落后。如何加快信息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充分利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增强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手段,实现建筑业的跨越式发展,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已成为摆在中国建筑业面前的严峻问题。 
    
    我国一些政府和企业的建筑业专业网站,大多停留在消息披露的层面;项目管理上,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面的信息交流大多停留在单机层面。信息技术远远没有实现“跨组织、跨部门、跨流程”的协同应用。 
    
    建设部科技司司长赖明说过,“总体规模堪称世界之最的中国建筑业,经济效益、市场份额令人担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步伐加快,国内市场日趋国际化,国际市场日趋国内化。在机遇增多的同时,挑战更加严峻,竞争日趋激烈,使建筑行业信息化的必要性日趋凸显,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信息技术差距较大。主要是: 
    
    (1)技术政策、技术标准等滞后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我国在项目管理、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房地产管理等各个领域,尚无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不能有效的引导、规范、整合信息化的进程,已有的信息不能得到充分的应用。如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已基本实现了计算机出图(甲乙级设计单位计算机出图率达到100%),但这些众多的图形电子文档未能或很少能在其后的审图、建筑施工、建设监理中得到利用,许多基础工作又在各个建设管理环节重复。  
    
    (2)“信息孤岛”问题严重。建筑业的信息化是一个逐步投入、分布发展的过程,而在建设过程中缺少统筹规划,形成“一地散沙”的局面,逐步成为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打破信息、数字孤岛,让各个不同的应用之间,让各个不同的数据库之间实行关联,实现跨部门、跨平台的结合,通过依业务为目标,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与数据库中平滑漫游;通过数据库的整合与交叉应用,减少数据重复输入,减少误差,挖掘有效信息。 
    
    (3)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不足。建筑行业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技术人才不仅数量严重不足,结构也不合理,既掌握信息化又熟悉行业情况的复合型人才奇缺。 
    

    

    

    
    来源:e-works

关于易利-项目管理-产品中心-联系我们-帮助中心-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