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控制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6/11/8 9:07:00 阅读:1280
聚划算
    施工项目成本是施工企业为完成施工项目任务所耗费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它包括施工过程 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及以工资补偿费形式分配给劳动者个人消耗的那部分活劳动消耗所创造的价值。施工项目成本按经济用途分析其构成,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是构成施工项目实体的费用,包括材料费用、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其它直接费;间接成本是企业为组织和管理施工项目而分摊到项目上的经营管理性费用。按成本与施工所完成的工程量关系分析其构成,它由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组成,其中固定成本与完成的工程量多少无关,而变动成本则随工程量的增加而增加。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其施工过程中,运用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对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进行严格组织和监督的一个系统过程。施工企业应以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为中心进行施工项目管理。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全过程包括施工项目成本预测、成本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等主要环节,而以成本计划的实施为关键环节。因此,进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必须具体研究每个环节的有效工作方式和关键控制措施,从而取得施工项目整体的成本控制效果。  
    
    1、施工项目成本预测与计划  
    
    施工项目成本的事前控制,是施工项目成本形成之前的预控制,它的任务是通过成本预测估计出施工项目的成本目标,并通过成本计划的编制作出成本控制的规划。因此施工项目成本的事前控制的目的是提出一个可行的成本控制实施纲领和作业设计。  
    
    1. 1 成本控制目标的预测  
    
    1.1.1  预测的依据  
    
    施工项目成本目标预测的首要依据是施工企业的利润目标对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要求。    企业依据经营决策研究经营利润目标后,便对企业降低成本提出了总目标。每个施工项目的降低成本率水平应等于或高于企业的总降低成本率水平,以保证降低成本总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施工项目的降低成本目标和成本目标。
    
    施工项目的合同价格。    施工项目的合同价格,是所能取得的收入总额。施工项目的目标成本就是合同价格与目标利润之差。这个目标成本降低额就是企业利润目标分配到该项目的降低成本要求。根据目标成本降低额,求得目标成本降低率,再与企业的目标成本降低率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于或等于后者,则目标成本降低额可行,否则,应予调整。  
    
    施工项目成本估算。    成本估算是根据市场价格或定额价格对成本发生的社会水平作出估计,它既是合同价格的基础,又是目标成本决策的依据,是量入为出的标准,这是最重要的依据。  
    
    施工企业同类施工项目的降低成本水平。
    
    这个水平,代表了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是该施工项目可能达到的成本水平,可用以与成本控制目标相比较,从而作出成本目标决策。  
    
    栖莱高速公路项目和铺子湾提防项目,就是这样进行项目成本目标预测,使得项目最终为企业获得比较满意的经济收益。
    
    1.1.2   预测的程序  
    
    第一步,进行施工项目成本估算,确定可以得到补偿的社会平均水平的成本。在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中,根据实物估算法进行科学地计算,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仅凭概算定额或预算定额来计算的作法。  
    
    第二步,根据合同承包价格计算施工项目的承包成本,并与结算成本进行比较。一般承包成本应低于估算成本。如高于估算成本,应对工程索赔和降低成本作出可行性分析。  
    
    第三步,根据企业利润目标提出的施工项目降低成本要求,企业同类工程的降低成本水平,以及合同承包成本,作出降低成本目标决策,计算出降低成本率,对降低成本率水平进行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作出决策。
    
    第四步,根据降低成本率决策目标,计算出决策降低成本额目标和决策施工项目成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定出项目经理部责任成本目标。  
    
    1.2    成本计划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由项目经理部进行编制,从而规划出实现项目经理成本承包目标的实施方案。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关键内容是降低成本措施的合理设计。  
    
    1.2.1  成本计划的编制步骤  
    
    第一步,项目经理部按项目经理的成本承包目标确定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目标和降低成本控制目标,后两者之和应低于前者。  
    
    第二步,按分部分项工程对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目标和降低成本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成本。  
    
    第三步,按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成本实行施工项目内部成本承包,确定各承包队的成本承包责任制。  
    
    第四步,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各承包队确定降低成本技术组织措施,并计算其降低成本效果,编制降低成本计划,与项目经理降低成本目标相对比,经过反复降低成本措施进行修改而最终确定降低成本计划。  
    
    第五步,编制降低成本技术组织措施计划表,降低成本计划表和施工项目成本计划表。  
    
    1.2.2  降低成本的技术组织措施设计  
    
    降低成本的措施从技术方面和组织方面进行全面设计。这是因为,成本的形成与技术因素和组织因素有关系。技术措施从施工作业所涉及的生产要素方面进行设计,以降低生产消耗为宗旨。组织措施从经济管理方面,尤其是施工管理方面进行策划,以降低固定成本,消灭非生产性损失,提高生产效率和组织管理效果为宗旨。降低成本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不能从单方面考虑,而应当从企业运行机制的全方位着眼。  
    
    从费用构成的要素方面考虑,首先降低材料费用。因为材料费用占工程成本的大部分,其降低成本的潜力最大。而降低材料费用首先抓住关键性的主材,因为它们的品种少,所占费用比重大,故不但容易抓住重点,而且易见成效。降低材料费用最有效的措施是改善设计或采用代用材料,它比改进施工工艺更有效,潜力更大。而在降低材料成本措施的设计中,ABC分类法和价值分析的应用,可以提供有效的科学手段。  
    
    降低机械使用费的主要途径是设计出提高机械利用率和机械效率,以充分发挥机械生产能力的措施。因此,科学的机械使用计划和完好的机械状态是必须重视的。随着施工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降低机械使用费的潜力越来越大。所以,必须做好施工机械使用的技术经济分析。  
    
    降低人工费用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通过提高生产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实现。提高工人劳动积极性与适当的分配制度、激励办法、责任制及思想工作有关,要正确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  
    
    降低间接成本的途径是:一、由各业务部门进行费用节约承包;二、缩短工期。  
    
    重视降低质量成本的措施计划。施工项目质量成本包括内部质量损失成本、外部质量损失成本、质量预防成本和质量鉴定成本。降低质量成本的关键是内部质量成本,而其根本途径是提高工程质量,避免返工和修补。  
    
    1.2.3  降低成本计划的编制必须以施工规划为基础  
    
    在施工规划中,施工方案必须含有降低成本措施设计。其施工进度计划所设计的工期,必须与成本优化相结合。施工总平面图无论对施工准备费用支出还是对施工中的经济性,都有重大影响。因此,施工组织设计既要作出技术设计,也要作出成本设计。只有在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上编制的成本计划,才是有可*基础的、可操作的成本计划,也是考虑慎密的成本计划。  
    
    通过三峡水电项目、栖莱高速公路项目和铺子湾提防项目的实践,得出结论,近乎水电、公路和堤防都符合上述规律。  
    
    2、施工项目成本的动态控制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执行中的控制环节包括:施工项目计划成本责任制的落实,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与协调,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等。  
    
    2.1  落实计划成本责任制  
    
    成本计划确定以后,就按计划的要求,采取目标分解的办法,由项目经理部分配到各职能人员、单位工程承包班子和承包班组,签定成本承包合同。然后由各承包者提出保证成本计划完成的具体措施 。确保成本承包目标的实现。  
    
    为了保证承包成本目标的实现,一般应做好以下几点:  
    
    1)项目管理班子职能人员责任明确,实行归口控制。由技术人员抓技术措施落实,以节约工料,减少机械停置时间;由计划人员抓组织措施落实,控制工期,增加产值,以降低间接成本;由定额员或劳资员签发并管理承包任务书,减少非生产用工和无产值用工,管好班组,控制用工;由机械管理人员控制机械的利用率、完好率和机械效率;由材料员抓材料的节约,做好订购、采买、验收、保管、领退料、修旧利废、节约代用等工作;由质量管理人员控制质量成本;由核算人员抓建立成本台帐,搞好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防止开支差错、超付和欠收;由财务人员把好收支关,进行债权务处理,综合工程成本;预算人员除做好概(预)算工作以外,还应对设计变更等经济问题加强管理,及时办理增减帐手续,经常进行两算对比,抓工程索赔。  
    
    2)项目经理与外施队签订承包合同,实行“四保、四包”。“四保”是由项目经理部对外施队保证:任务安排的连续性、料具按时供应、技术指导及时、合同兑现;“四包”是由外施队对项目经理部包质量、包工期、包安全、包成本;然后,工资总额与“四包”指标挂勾;利润超额完成部分按规定比例提成。  
    
    2.2  加强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与协调  
    
    项目经理部定期检查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在检查后及时分析,采取措施,控制成本支出,保证成本计划的实现。  
    
    1)项目经理部根据承包成本和计划成本,绘制月度成本折线图。在成本计划实施过程中,按月在同一图上打点,形成实际成本折线,该图不但可以看出成本发展动态,还可用以分析成本偏差。成本偏差有三种:  
    
    实际偏差=实际成本-承包成本  
    
    计划偏差=承包成本-计划成本  
    
    目标偏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应尽量减少目标偏差,目标偏差越小,说明控制效果越好。目标偏差为计划偏差与实际偏差之和。  
    
    2)根据成本偏差,用因果分析图分析产生的原因,然后设计纠偏措施,制定对策,协调成本计划,并对责任的执行情况应进行考核。  
    
    2.3  加强成本核算  
    
    建立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当前施工项目管理的中心课题。用制度规定成本核算的内容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核算,是成本控制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和手段。成本核算的信息关系如图2所示。  
    
    由图可见,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是施工项目经济核算的一个分系统,它与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均有密切关系,因此,要搞好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建立严密的成本核算组织体系,各业务人员均承担成本核算责任。还把施工项目的经济核算与企业的经济核算、承包队的经济核算,乃至班组的经济核算关系处理好,实行分级核算和分口核算。     
    
    2)把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基础扎在业务核算上,首先  做好实物核算,做好原始记录,以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与可性。 
    
    3)分期搞好施工“三算”:开工前搞好预算,对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进行两算对比,以便对盈亏作出预测;在施工中搞好会计核算、工程价款结算和内部承包结算,确保收入兑现;竣工后抓好施工项目成本竣工结算。
    
    4)为成本核算创造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定价方式、承包方式、价格状况及经济法规;内部条件包括经济核算制度,定额、计量、信息流通体系等基础工作,指标体系的建立,考核方法,成本项目划分,成本台帐的建立等。  
    
  
    
    (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实业有限公司  邹仕华)
    

    
    来源:工程造价信息网

关于易利-项目管理-产品中心-联系我们-帮助中心-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