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项目管理作为一次性创造活动的管理模式,已成为适应新经济时代最具生命力的管理工具之一。
关键词: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指以高效率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能够对工程项目(或其他一次性事业)按照其内在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管理系统。建设领域的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从工程项目立项的可行性研究开始,包括立项、规划、设计、建设至直交钥匙的全过程的工程项目管理。
一、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
(1)从施工项目管理的阶段上分析。
项目管理=项目策划+项目控制
项目策划是对工程项目预先进行评估、分析、预测、计划的过程。通过策划,确定项目预期目标,用以指导管理。项目控制就是针对策划的内容,在具体工作中对各项指标进行控制,以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项目控制包括: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工期控制和安全控制。项目控制的完成是通过信息管理来实现的。
(2)从项目管理的内容看,包括了四个内容:现场管理、要素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这四项内容是有机统一的,为项目的最终目标而服务。现场管理,具体就是做好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为施工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同时对现场的空间做好统筹安排,满足人员、机械、材料等各要素的合理位置和施工要求。要素管理,就是将项目生产的各种要素合理组织起来,以使其能各尽所能、优质高产地发挥作用,创造最大效益。合同管理,合同是整个项目管理的大纲。做好合同管理,这是项目生产最终被甲方承认的重要保证,合同管理的内容是一切以合同为准,按合同办事。信息管理,现代化项目管理特别强调信息管理。信息是策划的依据,信息是控制的根本。信息不仅包括项目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信息,还包括企业层次的信息,项目生产外部的信息,以及国内国际间的信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这些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与应用构成了信息管理的内容。除了上述四项内容外,整个项目管理过程还始终穿插着各关系的协调,现代项目管理的模式说明,通过信息的反馈,项目管理对预测的各项指标进行控制,而项目四个方面的控制的实现要靠四个方面的管理和各方关系的协调来完成。
二、项目策划的内容
施工项目管理的策划如前所述是施工企业在对想要承建的项目进行分析论证,做出决策,并为项目施工生产预先进行计划的过程。这不由得使人们想起了基本建设中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管理策划当然也可以理解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过这种可行性研究主要是从施工承包商的角度,仅对项目的施工过程所做的研究,是从施工过程来看待项目的效益的。
现在,人们对基本建设中的可行性研究已十分理解并广泛接受了,但施工企业在对想要承建的工程项目进行投标或签署合同时,却往往缺乏仔细的技术经济效果研究和制订详细可行的计划。一方面,决策盲目,是工程就上,是项目就接,往往花费巨大,使承建的工程项目风险巨大,得不偿失。另一方面,承接到的工程没有制订详细可行的计划,企业对项目的盈利与否,盈利水平比较模糊,目标控制和管理缺乏依据,从而使项目管理出现混乱。这些都不是现代化项目管理所需要的。施工项目管理策划的作用:
1.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大型的工程项目,只有进行了详细、可靠的市场预测、成本分析和效益估算,才能对项目所面临的主要技术经济问题作出客观的评价和分析,使企业对项目的承建建立在科学和合理的基础上。
2.保证施工方案的优化。工程的施工,都存在众多可供选择的方案,方案不同,所获取的效益也就不同。通过项目的策划,对各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才能尽可能选出最佳施工方案。
3.项目施工的有序性。项目策划,也就是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周密安排的过程。这包括对项目施工总体技术经济效益的要求,施工申的四大控制目标和实施手段的制定,项目四大管理内容的目标要求,以及项目法施工组织过程等等。通过项目策划,保证项目施工顺利进行,为施工中的各项工作提供依据,达到业主要求,创造最佳效益。
策划过程主要是做好以下内容:
(1)收集各种信息,进行各种风险分析,做好项目投标的决策。
(2)编制好标书,以取得中标,并为签订合同作好准备。
(3)加强谈判,签好合同。
(4)以合同为基础,编制指导施工的组织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
项目管理要坚持“过程精品”,由工程项目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过程是保证质量的主战场,过程是强化质量管理的直接对象,过程是实行连续控制的动态目标。因此,只有很好地运用“控制论”的原理,把严格的质量管理贯穿于不断变化的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才能保证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疗位都达到标准、做成精品。总之,坚持以创“过程精品”作为生产链与市场链的联接环节,能够使企业每一个员工找到了与市场对接的有效载体,使每个岗位、每道工序都能感受到市场传递的压力。这种创“过程精品”的做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质量通病和质量隐患,从而确保最终的工程精品。在“过程精品”质量线中,强调了“节点考核”四个字,节点是网络计划中的进度要求,就这把质量和进度统一起来了,这也是对我国施工企业这些年来项目管理特色的总结。
第二条线是“标价分离、分层负责、精耕细作、集约增效”,这十六个字所表述的,以“标价分离”为首的成本线。
第三条线是“C I形象、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立体标化”,这十六个字所表述的,以“C I形象”为首的形象线。实行C I战略,搞好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对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经营理念和经营质量,促进标准化管理,体现企业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跨世纪发展的基本内容:综合运行。综合运行——就是围绕以“三层关系、两制建设、三位一体”的要求进行的、系统的组织计划、协调管理的经营活动。它所着力解决的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层面的运行;一是项目层面的运行,通过组织有序、管理规范、职责明晰、协调有力的综合运行,实现企业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转。综合运行状况决定了企业项目管理的状况和水平。
(来源:项目管理者联盟 作者:胡美勤 李晓卫 梁豪)